广州市黄埔区怡园小学发表时间:2020-04-29 10:16 ![]() 黄埔区怡园小学简介
广州市黄埔区怡园小学创建于1989年,位于广州东部山水相连、港城一体的美丽黄埔,是一所的全日制公办小学。2011年9月,开办怡园小学东校区;2018年7月,开办怡园小学北校区;2018年12月,成立广州市黄埔区怡园教育集团。怡园小学一校三区实施“一体化”管理,统一教学管理、统一师资调配、统一课程实施、统一质量要求,实行资源共享、智慧共生、文化共融、品牌共建。2019学年,有9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14人,教师220人。其中,学校高级教师11人,一级教师70人;研究生学历12人;广东省优秀教师、教坛新秀、优秀辅导员5人;“广州教育家”培养对象1人;广州市卓越校长(卓越教导主任)4人;广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1个;广州市百千万名教师3人;广州市骨干教师8人;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30多人;兼任市、区教研会理事、特约教研员、学科中心组成员等职务的20多人。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素质教育之路,致力于优质教育探索,不断积淀底蕴,取得显著办学成绩,逐渐成为一所省、市、区知名学校。学校1994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2013年被评为广州市首批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目前,学校是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红领巾示范学校,广东省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基地学校,广东省信息化示范学校,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广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广州市书法特色学校,广州市智慧校园实验学校,广州市艺术特色学校等。 近几年来,结合黄埔教育新形势,学校加强文化建设和课程建设,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班子确立“文化引领、品牌拓展”办学思路,在传承中进一步发展,将“怡文化”特色上升为“怡文化”统领,构建科学完善的文化育人体系。学校组建核心团队,发动师生、家长共同参与,围绕“怡”文化内涵深刻解析,结合办学历史深层梳理,利用地域资源深入挖掘,充分调研、论证,广泛征集、评选,不断提炼、升华……形成一套凝结集体智慧的顶层文化设计,将学校品牌建设带到一个新的高度。怡园小学确立“怡文化”办学思想和“怡心怡身·至善至美”办学理念,确定校训“怡养正气·园育英才 ”,学风“乐学善学·至知至行”,教风“乐教善教·至精至诚”,以“身心健康、品行优良、多才多艺、审美高雅”为核心素养,培养具有“黄埔精神、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的怡美少年,让师生在充满爱和智慧的校园里共同成长。 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实施,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一项又一项成绩。2016年,学生合唱团荣获广州市中小学合唱大赛一等奖;2017年,东、西校区管乐队双双获得广州市中小学器乐大赛一等奖;2018年,体育大课间评比荣获黄埔区一等奖并代表区参加广州市中小学大课间展演。2016年,程敏老师参加广州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获得小学组一等奖;2017年,徐飞飞老师代表广州市参加广东省少先队辅导员风采大赛获得冠军;2018年,吴雯倩老师代表区参加广州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获一等奖、邓宝嫦老师代表区参加广州市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能力大赛获一等奖;2018年,英语学科组被评为广州市巾帼文明岗。学校切实加强党建工作,认真做好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促进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和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2019年,学校党总支部先后荣获黄埔区“示范党组织”和广州市“先进党组织”称号,袁超校长被评为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学校多年来坚持以国旗教育为特色的爱国教育结出丰硕成果。2002年,怡园小学在广东省率先成立小学生国旗护卫队。2008年至今,每年暑假组织少先队员赴首都北京参加天安门国旗班营训,目前在校国旗仪仗队员200多名。2019年8月,参加全国中小学升旗手交流展示评选活动,荣获“全国十佳升旗队”称号,万芷蕊同学获评“全国十佳升旗手”。 学校课程建设提出“怡美教育”哲学和“生命如歌·追梦美好”课程理念,推动“如歌式课程”建构。学校聚焦学生成长核心素养,以国家课程为基础性课程,以校本课程为拓展性课程,形成“成美品德”、“醇美语文”、“智美数学”、“卓美英语”、“韵美艺术”、“健美体育”、“创美科学”“行美实践”八大课程群,形成学科拓展课程、兴趣爱好课程、实践体验课程、主题聚焦课程、节庆礼仪课程等多个模块,积极探索一条“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常态化——常态课程品质化”的课程实施路径。 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怡园小学建校30周年,从创校之初到怡然而立,学校30年发展壮大的难忘岁月,见证着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站在2020年新的起点,怡园小学将继续致力于优质教育品牌拓展,不断优化怡养德育、怡乐智育、怡身体育、怡心美育和劳动教育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强化平安校园、书香校园、智慧校园和生态校园建设,推进学校综合办学水平提升,为打造与黄埔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广州东部教育高地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