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番禺区象贤中学发表时间:2020-04-23 14:03 ![]() 象贤中学
一、象贤中学简介 国家级示范高中象贤中学,发轫于沙湾古镇留耕堂内1826年开设的“象贤家塾”,民国后几经易名,1989 年复名“象贤中学”,沿用至今。象贤的历程如一部清洁繁富、韵律优雅的史诗,在科举年月蹒跚,在文化新潮中定型,在新中国年代发展,在改革岁月中壮大,在新时期越级而上。象贤中学坚守“尚贤砺业”的教育理念,培育“贤雅创新”的时代贤人,追求“群英荟萃”的卓越境界,形成了“中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办学特点。象贤中学充分挖掘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沙湾悠久深厚的底蕴,充分利用依山而建的校园特点,打造具有岭南书院特色的校园环境,校园雅致、完善、和谐,融灵气、大气、雅气于一体,实乃陶冶品质、砥砺情操之佳境。学校占地101774平方米,建筑面积 59745平方米;学校有在编在职教师237人,高级教师100人左右;学校共有62个高中班(含两个国际班),学生数为3003人。
二、象贤中学思政文化特色 象贤中学严格落实党委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积极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专职思政教师“三集三提”练内功,“知识点”变“思想汇”,给学生提供色香味形俱佳的精神大餐,把思政课讲得有虚有实、有滋有味、有情有意,使思政课伴随学生成长、见证学生成才、助力学生成功。象贤中学要求所有学科、所有科任,结合学科核心素养,深度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找准课堂切入点,抓住课堂教育契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各学科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形成全员、全课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构筑起育人的“同心圆”,协同承担起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象贤中学重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结合,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大格局。运用校史文化厚植家国英雄情怀,运用标识文化陶冶崇德尚贤精神,运用本土文化增强保护传承意识,通过活动文化满足学生成长期待,鼓励和支持学生走向社会、深入基层,感受基层温度,体悟家国情怀,锤炼意志品质,肩负起新时代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象贤中学思政教育育人方式和育人素材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与社会运行有效联动,做到了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