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教育局】
千年古邑 教育新城
广州市番禺区位于风光旖旎的珠江之滨,处在珠三角和穗港澳地理中心位置,是一座有着2200余年历史的千年古邑,自古人文荟萃、崇文重教。近年来,番禺区围绕建设幸福美丽番禺的目标,以广州南拓战略工程为契机,砥砺奋进,全区各项事业迅猛发展,成为了华南枢纽、时尚创新和开放活力之城。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3.98亿元,在2017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中排名第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中排名第十。
番禺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不断加大投入,教育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了“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等荣誉。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等均被评定为广东省的试点区或试验区。成为广州市第一个明确提出积分申请入学解决来穗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公办义务教育的行政区,在广州地区率先形成了特殊教育由义务教育向学前和高中阶段延伸的“3+9+3”教育体系,产生了良好的辐射效应。
理念先行 锻造格局
确立“上品教化”区域教育理念,明确番禺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最科学的手段办最优质的教育。构建“一体两翼”的教育实践模式,即以大教育为体,岭南校园文化建设、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为两翼,全力推动番禺教育城市化、规模化和惠民化,锻造教育事业现代化大格局。
截至2016学年,全区共有幼儿园307所,小学134所、初中48所、普通高中14所、职业高中3所,另有特教1所、体校1所。在园幼儿82995人,小学生133279人,初中生44753人,普高学生25840人,职高学生8599人。中小学在职教师14200名,其中在编教职员工8737名;幼儿园在职教职员工12226名,其中专任教师5966人。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100%达到市规范化学校标准。普通高中全部是省级以上优质学位,5所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2所职中是全国重点职校。我区另有成人文化技术学校8所,电大、党校、教师进修学校、成人教育中心学校、青少年宫各1所,辖区内还有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大学城12所高校。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公办、民办等多种办学体制并存的现代大教育格局。
研学后教 课改领潮
番禺区在全国率先实施区域性“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突出,以研学案为载体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实效。积极推广“电子书包”项目辅助课改,启动全国规模最大的智慧教育应用实验。依托教育云平台,推出了基于“电子书包”项目的“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出版专著《电子书包进课堂》,填补了当前国内电子书包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空白。
各学校在“研学后教”教学理念指引下以课例研究为主阵地,积极探索构建适合校情的教学模式,实现从“以师为本、以教为主”向“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教学转变。全区校校有模式,每个学校又不尽相同。诸如广东仲元中学“五环”学习法、象贤中学“三元整合导学模式”、富丽中学“2034”课堂模式等等课改成功范式已享誉广东,获得了同行学校的高度评价。课改带来了区域教学成绩的稳步提升,近年我区中考成绩稳居广州市前列,2017年高考成绩首次高位实现重点本科率超过20%、本科率超过60%、总上线率超过90% 的“二六九”目标,给全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根植岭南 特色育人
制定《番禺区岭南校园文化建设行动纲领》,倡导“文化办学、书香校园”,实施“一校一品”,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向城市化、现代化、品牌化转型。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品牌化创建成果突出,8所高中获得市高中特色课程重点立项,3高中所获“广州市特色学校”称号。桥城中学等33所学校被认定为广州市义务教育特色学校。
一大批岭南文化特色学校雨后春笋般涌现。仲元中学的“君子之风”、象贤中学的“贤文化”、东风中学的“羽文化 美教育”、侨联中学的“立品教育”、市桥北城小学的“雅秀慧”、南村南华小学的“博古开新”……各学校文化百花齐放、争相斗艳。区域品牌呈集群化生成态势——市桥城区的“大道致远”、沙湾镇的“和美教育”、北片的“灵气教育”、西片的“和风新韵向远山”、石碁镇的“棋道育人”、南村镇的“融生文化”、石楼镇的“水韵莲品”、化龙片的“灵动教育”。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极好地诠释了番禺教育的创新品质,为番禺教育打下了深刻的岭南烙印。
独特的育人理念与实践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如今,在啦啦操、篮球足球、田径、科技创新、琴棋书画、音乐舞蹈及学科等各级各类比赛中,众多番禺学子的身影出现在最高领奖台上,成了番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的有力印证。
促德强能 师资提升
番禺区历来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先进教育理念、坚实业务基础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每年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25%以上。全面实施绩效工资,教师待遇优先落实,确保落实“两相当”政策,实现教师待遇与公务员大体相当,农村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城镇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大体相当。
紧抓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学校党建促师德强师能工作,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力促教师专业发展,与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建设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精心做好番禺区“师德模范”、“十佳班主任”、“十佳青年教师”的评选工作,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番禺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实施“优才计划”,采取到优质高校招聘与本地招聘结合的方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重金奖补,创造条件引进高层次拔尖人才,打造一支在省市乃至全国有名的“教育专家型”中小学校长队伍和研究型“上品名师”队伍。
规划蓝图 大道致远
番禺区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高标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强调以“上品立人”、“基教课改”、“优制善治”、“尚美健体”、“装备提升”、“中职拓新”、“国际交流”八大工程为抓手,坚持教育惠民导向,大力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满足百姓对优质学位的需求。以广州大学城、亚运城与广州南站“两城一站”为突破口,全力打造广州教育新高地;大力推进仲元中学第二校区和番禺中学附属学校的建设使用,树立我区基础教育的新标杆。进一步提升和优化校园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有“番禺教养”的现代君子。
届时,番禺的教育将呈现供给更好、结构更优、环境更佳、质量更高、品牌更亮的鲜明特色。学前教育更规范、义务教育更均衡、高中教育更优质、职成教育更个性、社区教育更多元、特殊教育更关爱、民办教育更特色,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共进,快速发展,最终形成“大、特、优、精”的教育新格局。如今,番禺人正以博大的胸怀,脚踏实地践行“上品教化”理念,努力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打造一张靓丽的教育名片!
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历年来,番禺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不断加大投入,努力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打造“上品教化”升级版,不断推进各类教育创新发展,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成教育全面优质均衡的“大教育”格局,交出了全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广东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单位(广州市首个)、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先进区等国家级、省级荣誉的优秀答卷。
合理布局,扩容提质保供给
历年来,番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力保教育事业“五个优先”,落实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25%以上的要求。经过近年发展,现在全区现有幼儿园339所、中小学(含特教)208所;在园幼儿90852人,在校中小学生共计220261人;全区共有中小学在职教职员工(含民办校)15925人。除基础教育外,我区另有成人文化技术学校8所,电大、党校、教师进修学校、成人教育中心学校、青少年宫各1所;辖区内还有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大学城的12所高等院校。全区基本形成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公办、民办等多种办学体制并存的现代化大教育格局。
理念引领,教学质量高位提升
历年来,区教育局将“上品教化”作为区域教育理念,全面实施“一体两翼”办学策略,坚持以办大教育为体,全面深化现代岭南校园文化建设,大力推行“研学后教升级版”课堂教学改革。我区以“六个优化”(优化教师队伍、优化家校共育、优化工作机制、优化德育课程、优化德育活动、优化人文氛围)来推动文化德育的实施,大力提升青少年科技素养,切实实施尚美健体工程,培养身心健康、富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教养的番禺现代君子。近年来我区教学成绩稳居广州市前列。2018、2019年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 成功实现了高分优先投档率超20%、本科率超70%、总上线率超90%的“二七九”目标。
敢为人先,改革举措惠民利民
敢为人先,勇于“破冰”促改革。近几年番禺在全市率先全面开展“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全市率先公布来穗人员随迁子女积分申请入学方案、在全市率先制定特殊教育“3+9+3”教育体系,在全市率先建立对民办学校的区级补助奖励制度, 在全国率先启动智慧教育“电子书包”云平台。这些改革树立了我区教育惠民的良好形象。
以“人”为本,力推措施惠人民。目前,我区全面实施了校内课后托管服务并已实现所有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100%覆盖。全面推进我区中小学教室灯光改造工程和课桌椅采购项目。我区正推进基础教育三年提升计划,大力推进新开办学校建设,不断完善原有学校建设、挖潜增容;推进小区配套学校建设;全面实施广州市学前教育第三期三年行动计划。此外,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探索联盟化办学模式,推动粤港澳大湾区43所姊妹学校教育合作,大力提升广佛融合实验先导区教育综合水平,填谷造峰,打造更多优质学校,实现优质教育均衡。
完善体系,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学前教育方面:目前,全区共有民办普惠园172所,公益普惠园达273所,占比81.49%。优化课程内涵及特色建设,提升教研质量及师资队伍,高标准推进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实验项目,在全市率先制定实施布点规划。
特殊教育方面:制定了《番禺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成立了区特殊教育中心组,初步构建了“1+8+N”三层域特殊教育教研体系,成立了“番禺区特殊儿童少年转介安置工作指导小组”,在广州市率先探讨跨部门合作的特殊儿童少年转介安置工作。大力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建立特殊教育区、镇街、学校三级管理网络。
职业教育方面:中职学校3个专业在省“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项目中成功立项,1项课题被确定为市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目前已有省级中职学校德育课优质建设课程2门、市级精品课程12门,数量位居全市前列。
终身教育方面:大力推进终身教育发展,大石街、石楼镇、石碁镇成功创建成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镇(街)。
加强供给,促教育装备现代化
区教育局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智慧课堂和电子书包实验有序开展,完成教育城域网及教育云计算中心扩容升级,完成教育城域网无线管理中心建设,对全区智慧校园进行智慧课室及无线校园覆盖建设。2018年共建设10所智慧图书馆,推进中小学图书馆标准化、优质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落实了中小学实验教学及教育装备的创新应用。高标准建设学科实验室,确保学校完成规定的学科基本实验教学。目前我区基础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位于全国前列。
【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

【联系方式】
报名电邮:724287213@qq.com
地 点:广州市番禺区清河东路319号区政府办公中心东副楼四楼411室;
咨询电话: 钟老师 020-846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