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区教育概况发表时间:2020-04-15 13:58 ![]() 南沙区教育概况 南沙区,广东省广州市市辖区,为广州城市副中心,位于广州市最南端、珠江虎门水道西岸,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之处。全区总面积803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6个镇,区人民政府驻黄阁镇。截至2017年末,南沙区常住人口72.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1.54万人。 南沙区地处珠江出海口和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是广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也是连接珠江口两岸城市群和港澳地区的重要枢纽性节点,境内有珠江三角洲西部唯一的深水码头南沙港、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的中船龙穴造船基地和广东省首个通过国家正式验收的保税港区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广深港高速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广州地铁四号线等交通大轴线纵横贯穿。 1993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4月,南沙区成为广州市行政区。2012年9月,南沙新区获批为国家级新区。2014年,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南沙新区片区为其中面积最大的片区。 2017年,南沙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8.73亿元,同比增长10.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万元,同比增长9.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万元,同比增长9.4% 【教育】 目前,南沙区有中小学91所,其中公办学校82所、民办学校9所;其中小学62所、初中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中学8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区内幼儿园共123所,其中公办幼儿园37所、民办幼儿园86所。全区普通高中市一级及以上优质学位100%,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达标率100%,广东省教育强镇覆盖率100%,在全市率先实施公办学校十二年免费教育。 南沙区先后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广东省教育强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广东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2018年,与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合作共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是广东省首家实验区,也是全国十二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2019年,与中国教育报刊社合作共建全国首家“教育品牌示范区”。 【科学技术】 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于2007年1月正式落户南沙区,是南沙首家外资科研机构。研究院围绕物联网、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先进材料、绿色建筑与环境四大领域开展研发工作。 2017年,南沙区财政科技投入7.65亿元,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数330家,增长1.1倍。全年全区专利申请量达4975件,增长83.2%,其中发明专利1605件,增长58.8%;授权专利2514件,增长63.4%。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授权451件,增长18.4%。获得省资金支持科技项目231个,获得市资金支持科技项目693个,共获得上级科技部门支持经费3.1亿元。 【文化体育】 截至2017年末,南沙区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0个,图书馆共有藏书31万册。全区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2.36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整合文化、体育、旅游资源,组织开展294场次文体活动。 [3] 截至2017年末,南沙区共有篮球场234个,乒乓球台280张,游泳池32个,羽毛球场131个,健身路径270条,足球场11个,田径场12个,社区运动中心38个,体育活动中心4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17年末,南沙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92个,其中医院13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卫生监督所1家,门诊部13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4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服务站16个,村卫生站111所;全区医院实际拥有床位1834张,共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168人,其中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1150人,注册护士1400人。
|